钢厂CO排放浓度分析
临汾2024-06-23 05:50:28
11 次浏览小百姓0911191244665
联系人:郭堃***********
关于一氧化碳(CO)检测系统分析仪,我们之前已经说过它的原理了,它是利用不同的气体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辐射能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来进行气体浓度分析的。而在工业生产中通过该设备可以实现对一氧化碳(co)的实时监测。否则一旦发生泄漏,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它具有量程范围宽、灵敏度高、反应迅速、选择性强的特点。
一氧化碳(CO)检测系统分析仪
那么对于一氧化碳(CO)检测系统分析仪的各项标准应该怎么看呢?
1、灵敏度:即仪器对被测物质的反应能力。像艾伊科技的红外分析仪的响应时间就可控制在≤10s/T90,灵敏度高,可以快速检测一氧化碳气体浓度。
2、分辨率:分析仪能够有效辨别出数值下限。详细的需要联系厂家确定。
从此看出,在选择一氧化碳(CO)检测系统分析仪时,从灵敏度、分辨率等方面综合评判是非常必要的。
电厂磨煤机作为锅炉燃烧制粉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电厂重要的铺机,其工作状况对整个电厂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煤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发展监测与诊断相关的技术,实施状态检修,是电厂的必然要求。电厂的燃煤制粉系统---磨煤机是一种典型的燃料粉碎系统。在这里,自然状态下化学性质相当稳定的块状煤炭经过研磨并与空气混合之后,就形成一种氧化剂(空气中的氧气)
与还原剂(煤粉中的炭)的混合体---煤粉流。为了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技术人员总是在不断尝试着将煤粉研磨得尽可能细小。目前的加工水平已经将煤粉直径减小到了微米以下。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煤粉流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接触面积,使之转变为一种对明火***敏感的易燃易爆性混合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煤粉流接触到明火、磨煤机内CO的浓度或磨煤机的某一局部温度升高到煤粉的燃点以上,
制粉系统中 常见的现象---闪爆,就发生了。轻者将造成设备破坏、生产过程中断;重者将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上电后,当系统处于自动运行档位时,当无报警信号产生时系统自动启动,被测样气在膜片泵的抽取下,首先在伴热的取样探头内进行粉尘过滤(两级过滤),通过伴热取样管和取样电动球阀进入预处理装置。***入气液分离器(雾过滤器),除去样品气中的水份及酸雾,再由压缩机冷凝器 干燥处理, 器出口样气的露点在1-3℃,然后再经湿度报警过滤器,***经切换阀及膜式过滤器精细过滤后,由流量计调节和监控样气流量(正常流量500~1000mL/min),进入分析仪器进行分析。冷凝器的冷凝液通过蠕动泵自动排出。切换阀可实现采样、校准的气路切换操作。采样时间到时,系统自动停止采样,同时有反吹气对探头内部进行脉冲反吹,反吹结束后自动切换下***路进行采样分析,依次循环。
该系统的气体分析仪具有继电器触点输出报警或连锁控制功能,分析组份含量超出继电器设置上限或下限设定值时,输出的继电器就会动作切换,并且继电器是无源触点输出,可以随意选择控制:系统的触摸屏具有采样、吹扫、排水等状态信号指标的工作界面。
本系统分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手动模式为调试测试用,正常工作时设置为自动模式。当处于自动控制时,PLC采集探头加热温度报警、伴热管加热温度报警、冷凝器报警信号、湿度报警信号,当无报警时,系统按流程运行采样、反吹,当有报警信号产生式,系统自动停止采样,并给出报警信号。
主要技术性能
零点漂移:≤±1%FS/7d
量程漂移:≤±1%FS/7d
测量范围: CO:0-1000ppm
线性误差:≤±1%FS
重复性误差:Cv≤±0.5%
输出波动:≤±1%FS
响应时间: T90≤10s
输出信号: 4~20mA 500Ω
系统的滞后时间:T90≦20S
样气温度:≦700℃
样气含尘量:≦500g/Nm3
环境温度:5~45℃
环境压力:70~160kPa(海拔低于2000m)
相对湿度:不大于85%(年平均)
电源:220±22VAC;50±0.5Hz
系统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兆欧
众所周知,燃烧系统中如果CO等可燃气体含量过高,说明系统燃烧不够充分,不但增加系统热耗,浪费能源,而且对系统的完全运行也极为不利.因此,CO含量 多少在工艺上要求严格,需要准确地进行监测,加以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 目前,山西铝厂3#焙烧炉除了对系统氧量进行分析控制外,还在工艺流程的第一级预热旋风器P01和电收尘P11间安装了CO取样探头,对系统废气中的CO 含量进行分析,以其间接反映系统的燃烧情况,为操作者合理控制系统运行提供便利条件
联系电话:15129653023